一键下单的医疗器械你敢自用吗?不管你敢不敢用,都有人敢卖。据《法治日报》4月20日报道,深圳一男子不幸中招,因网购医疗器械操作不当致出血不止而被送医救治。本来只是图个方便,谁料赔了夫人又折兵。商家不是不知风险,只是说其一不说其二,避重就轻,难逃其责。
打开电商平台,不少医疗器械赫然在目。“包皮环切器”“夹鼻止鼾器”“激光脱毛仪”“补牙材料”,电商平台上不乏各种“方便、快捷、无风险”的医疗器械。所谓的“操作便捷”“无痛无感”等宣传语实属夸大其词,但对于一些“没有时间去医院”“图省钱方便”的消费者具有极强的说服力,详细的使用教程也让其十分笃定自己可以运用这些器械完成专业的医疗操作。而商家也顺水推舟,只强调作用闭口不谈风险。
据记者调查,很多电商存在不明示所售产品为医疗器械、没有相关经营资质和无风险提示等不规范问题。更有甚者,在记者问及时,还能信誓旦旦地表示“不是医疗器械,是美容仪器。”要知道,一件产品是否属于“医疗器械”是有明确规定的,商家不明示所售产品为医疗器械,人为地模糊了产品的边界,会给消费者不同心理预期,甚至让消费者放松警惕,产生不可挽回的后果。
而更令人诟病的,还有“资质”二字。在电商平台搜索“补牙”,会出现大量用于补牙的材料。商家宣传产品安全无毒,黏性持久。且有客服称其所售产品的材料主要成分是玻璃离子水门汀,安全无害。而当记者查询得知,“玻璃离子水门汀”属于第三类医疗器械,对于此类医疗器械的售卖,相关规定早已明确。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从事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的,经营企业应当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申请经营许可证并提交有关资料。也就是说,销售第三类医疗器械需要获得经营许可证才行。而当面对“是否有相关资质”的问题时,一些商家却“顾左右而言他”。这就不禁让人怀疑:究竟有多少无资质的店家在售卖医疗器械的道路上狂奔,又有多少不明真相的消费者将身体健康交与他人?
针对此事我们还要做两个拷问:其一,相关报道中,对于医疗器械销售资质的取得和惩戒措施并非空白,既然规定在前,有些商家为何还能如此堂而皇之,是拿规定当摆设还是相关部门在执行层面做得不到位?其二,电商平台在此类商家入驻时究竟有没有严格的资质审查机制,有没有日常的监督机制,为何对这么多存在安全隐患的商家视而不见?事情摆在眼前,责任还须厘清。在关系到消费者身体健康的层面上,防患于未然远胜于亡羊补牢。
商家逐利本无可厚非,但利益面前,道德应有安身之处。商家标清楚风险,让消费者科学合理地进行选择,做好消费者权益保障,才是一条长远的发展之道。无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挑战相关法规,赚快钱、赚黑心钱,只能将自己的路堵死。(加心)